顽疾日久如冰雪,坚持服药春始来

------记赵鸣芳教授治疗胃多发息肉一案

(文末附前后胃镜报告)

临近年关,人们为了全家欢聚的时候,可以大快朵颐、举杯畅饮,又要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年货了。但这时候,也恰恰是脾胃病的多发期,一些人平时脾胃就不好,再加上过年暴饮暴食、应酬连连,往往症状会加重,去医院检查下吧,很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,比如慢性浅表性胃炎、萎缩性胃炎(或伴有肠上皮化生)、糜烂性胃炎、胃部多发性息肉、十二指肠溃疡、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等。那面对这样的结果,该怎么治疗呢?

中医认为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化生之源,我们每天吃的食物、营养品,都要靠脾胃去运化、吸收,然后再传送到人体各个器官。如果脾胃失调,不仅会没食欲,吃饭后不舒服,连你平时为了养生而吃的坚果、奶制品、阿胶等都难以消化吸收,唉,那么贵的东西吃了不能吸收,想想也是一件令人忧伤的事情,所以说进补之前,先要调理好脾胃。

随着生活节奏快、工作压力大、饮食太多太杂,很多人都患有消化系统病,去医院检查也会发现各种问题。中医中药在调理脾胃方面有很大优势,赵鸣芳教授的门诊上,就有很多慕名而来的脾胃病患者,他们服药后有各种程度的缓解,看到了希望,并且愿意坚持服用一段时间。脾胃病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,它和我们的生活习惯、工作环境,甚至我们的情绪都有很大关系,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所以说对于严重的脾胃病,坚持服药更是必要的!下面介绍的这个病人,通过坚持服药,胃部多发性息肉已经消失了。

这位大叔年1月份来诊,拿出来很多检查报告:年1月4日查胃镜为浅表性胃炎;年1月20日检查有食管炎,胃部息肉(0.3x0.3);年12月29日检查有反流性食管炎(LA-A级),胃多发息肉(胃底一枚0.2*0.3CM,胃体多枚0.2*0.3CM),十二指肠球部息肉(0.2x0.2CM);病理显示:“胃窦”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,“胃底大侧弯”胃底腺息肉。

刻诊:胃嘈杂后现隐痛,矢气后缓解,舌中心“非”字型裂纹,舌质稍暗,苔白腻,嗳气,大便正常,既往有胆囊息肉。赵鸣芳教授开的方子为:

旋覆花10g代赭石10g姜半夏10g

浙贝母10g生苡仁20g熟苡仁20

全瓜蒌15g炒白芍15g川黄连3g

炒白术15g炙甘草6g紫丹参15g

淡干姜10g大红枣15g蛇舌草30g

7付水煎服每日一剂

服药有效,就以本方为基本方,在其后的治疗中随症状变化而灵活加减,并且兼顾全身其他症状。服药至年9月20,医院复查胃镜为: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,食管炎。对比.12.29报告,胃部多发息肉及十二指肠球部息肉均已消失。目前情绪较好,胃部无明显不适。

治疗至此,胃部多发息肉及十二指肠球部息肉的消失,无论对患者本人,还是医生,都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结果。这不仅得益于赵鸣芳教授的精准用药,更要感谢患者本人的坚持。没有患者的信任与坚持,医生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。反观门诊上很多病人,都存在以下看病的误区:

1,服药后有改善,还没完全解除,就认为可以停药了,殊不知治疗有效后,坚持服药,可以乘胜追击,事半功倍。

2,服药后有改善,说明医生用药思路正确,但又改换其他医生,其他思路,最后找了很多医生,浪费了很多时间。其实治病是有连续性的,找不同的医生,给每个医生的时间都不多,所以进展也不会太大,毕竟对于慢性病、复杂病,医生熟悉患者的身体情况也需要一定时间。

3,服药后,认为都是医生的事,自己不配合,依然坚持错误的生活习惯。

最后,希望借这个机会和大家拜个早年,祝愿大家身体健康、万事如意!

治疗前后胃镜结果如下(息肉、隆起皆转为光滑平整):

经方|方证|争鸣

赵鸣芳经方医坛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google竞价
福州白癜风医院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nyeyou.com/xfhgx/18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