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参的功用有哪些?它的滋阴作用和生地有什么不同?

答:元参甘苦咸寒,归肺胃肾经。功能养阴生津,泻火解毒,故适用于:①、温病热入营分,伤阴劫液,口渴烦热,夜寐不安,神昏等;②、阴虚肺燥,咳嗽痰少,咯血潮热;③、虚火上炎或外感风热,咽喉肿痛;④、阴虚津枯,便秘;⑤、温热入营或血热发斑;⑥、温毒腮肿,咽喉肿痛;⑦、瘰疬、痰核、瘿瘤等。

元参、生地虽均为养阴生津,清热凉血之品。但生地甘润滋养,可用于真阴亏耗之纯虚证,元参苦咸降泄,适宜于阴虚火盛之证,又元参有除烦软坚解毒之功,可用于瘰疬、痈肿、温毒腮肿,则为生地所不具等。

砂仁的功用有哪些?它的功用和白豆蔻有什么不同?

答:砂仁辛温芳香,归脾胃肾经。功能化湿行气,温脾止泻,安胎,适用于:①、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胸脘痞闷,腹胀食少;②、脾胃虚寒的腹痛泄泻及冷滑下利不禁;③、气滞胎动不安、妊娠恶阻。此外,又因本品具有归肾固涩之功;故又可用于治疗遗精滑泄。

砂仁、白豆蔻两药功效近似,即均适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之胸脘痞闷、腹胀食少、呕吐等,惟白豆蔻善于化湿而无固涩之力,故湿温或湿阻中焦者,多用白豆蔻,而脾胃虚寒兼有脾胃气滞的腹满泄泻则用砂仁,又砂仁能理气安胎,固精止泄,白豆蔻则无此种功效。

当归的功用有哪些?归身、归尾、全当归的功用有何不同?

答:当归甘辛苦温,归肝心脾经,功能补血和血,活血止痛,润肠通便,故适用于:①、血虚所致的头昏、目眩、心悸、乏力,脉细,以及血虚筋脉失养的腹痛、头痛,四肢筋脉拘挛疼痛;②、月经不调、月经涩少、痛经、经闭,为调经要药;③、瘀血阻滞的疼痛,癥瘕积聚,以及风湿痹痛、疮痈肿痛、跌打损伤;④、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等。

其中的全当归养血和血,适用于血虚兼有血滞的证候;当归身善补血,故血虚者宜用当归身;归尾活血祛瘀,故瘀血阻滞者,宜用归尾。

槟榔的功用有哪些?它的功用和大腹皮有什么不同?

答:槟榔辛苦温,入胃大肠经,功能杀虫、消积、行气、利水,故适用于:①、多种肠内寄生虫,如绦虫、蛔虫、姜片虫、蛲虫、血吸虫,尤以驱杀绦虫、姜片虫的效果最好;②、食积气滞,腹胀便秘,痢疾里急后重等;③、水肿腹胀,脚气疼痛。此外,还有化浊治疟,减轻常山所致恶心呕吐作用。

槟榔、大腹皮等两药中,一为果肉,一为果皮。其中大腹皮的功用有二:一为下气宽中;二为利水消肿,故适用于湿阻气滞,脘腹胀闷和水湿外溢,周身水肿,小便不利之证。槟榔虽亦具有腹皮之功,但较腹皮为差。另外,槟榔有杀虫、消积之效,则为腹皮所不及,故水肿、腹胀、小便不利者,用腹皮;腹胀兼积或兼有肠寄生虫者,用槟榔。

车前子的功用有哪些?使用车前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?

答:车前子甘寒,入肝肾肺小肠经,功能清肝明目、利水通淋、渗湿止泻、化痰止咳,故适用于:①、水肿小便不利;②、热结膀胱,小便不利、淋沥涩痛;③、暑湿泄泻,小便不利;④、肝经风热或肝火上冲的目赤肿痛,翳膜遍睛,以及头晕头痛,耳鸣耳痛;⑤、痰热咳嗽。此外,还可用于下焦湿热之带下、尿浊等。

由于车前子含有粘质,性寒滑,故入煎剂时应布包,骨虚精滑及怀孕期间忌用。

三七的功用有哪些?为什么有的出血证应用三七时无效或反使出血加重?

答:三七甘微苦温,功能散瘀止血、消肿定痛,故适用于:①、跌打损伤、瘀滞疼痛和痈肿疮疡;②、兼有瘀血的吐血、衄血、血痢、便血、崩漏、尿血及创伤出血等。为一个活血止痛、止血的较好药物。但是由于它的性温、活血,故血热妄行和滑脱不禁的出血均应忌用,若误用此药治之,则会使出血更甚。

白芥子、旋覆花、桔梗、贝母、瓜蒌、桑白皮、葶苈子、百部等,各适用于什么原因的咳嗽?为什么?

答:由于百部、葶苈子、桑白皮、瓜蒌、贝母、桔梗、旋覆花、白芥子等的性味、功效不同,所以适应证也有一定差异。其中白芥子辛温,温肺化痰,利气散结,尤适用于寒痰壅滞,胸满肋痛之喘咳。旋覆花苦辛咸微温,消痰行水,降逆,尤适用于痰涎壅肺,胸膈痞闷,痰多上逆之咳嗽或喘咳。桔梗苦辛平,开宣肺气化痰,尤适用于风热或风寒外客,肺气不宣,胸膈痞闷之咳嗽。贝母有浙贝、川贝之分,川贝母苦甘微寒,清化热痰,兼有润肺之功,尤适用于肺虚久咳,痰少咽燥之咳嗽;浙贝母清热散结,化痰止咳,善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的咳嗽。瓜蒌甘寒,清肺润燥,稀释稠痰,善用于肺热痰稠不易咳出之咳嗽。桑白皮甘寒,泻肺平喘,适用于肺热痰多,喘逆咳嗽。葶苈子,苦辛大寒,泻肺平喘,适用于痰热壅滞,痰多,喘逆不能平卧之咳嗽,或兼一身面目浮肿之咳嗽。百部,甘平,润肺止咳,适用于新久咳嗽及肺劳咳嗽。

紫苏、生姜、薄荷、藿香、吴茱萸、丁香、代赭石、麝香、半夏、砂仁、陈皮、竹茹等,各适用于什么原因的呕吐?为什么?

答:由于紫苏、生姜、薄荷、藿香、吴茱萸、丁香、代赭石、麝香,半夏、砂仁、陈皮、竹茹等性味、功效的不同,所以它们的适应证也不同。紫苏辛温芳香,发表散寒,行气宽中,解鱼蟹毒,故适用于外受风寒、暑湿秽浊及鱼蟹毒所致的呕吐。生姜辛微温,发汗解表,温中止呕,故适用于外受风寒,胃寒及鱼蟹毒的呕吐。薄荷辛凉,疏肝解郁,清暑,故适用于肝气犯胃和暑邪犯胃的呕吐。半夏辛温,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适用于痰饮阻滞、胃气上逆的呕吐。竹茹甘微寒,清化热痰,除烦止呕,适用于胃热和痰热互结的呕吐。藿香辛微温,芳香化浊,和中止呕,故适用于湿浊内阻,中气不运及暑邪犯胃的呕吐。砂仁辛温,温脾化湿,适用于湿阻中焦和脾胃气滞、寒湿犯胃的呕吐。陈皮辛苦温,行气健脾,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适用于痰湿壅滞、脾胃气滞和寒邪犯胃的呕吐。麝香辛温,芳香辟秽,适用于秽浊犯胃的呕吐。吴茱萸辛苦热,温中降逆,适用于胃寒上逆或肝寒犯胃之呕吐。丁香辛温芳香,温中降逆,适用于胃寒或寒浊犯胃之呕吐。

实热便秘、血虚便秘、阳虚便秘、阴虚便秘等,各宜选用哪些药物?

答:便秘的原因很多,既有虚又有实。其中血虚肠燥便秘,宜选用养血润便之当归、生首乌、黑芝麻、火麻仁、桑椹子、生地、柏子仁等。实热便秘,宜选用苦寒、咸寒攻下之大黄、芒硝、番泻叶、黑白丑;阴虚津枯的肠燥便秘,宜选用养阴润便之麦冬、生地、元参;肾阳虚衰,大肠不行的便秘,宜选用肉苁蓉、锁阳、硫黄、胡桃肉等。

当遇见下列原因引起的咳喘时,应分别采用哪些较为适合的药物?

①风寒外闭,②肺热壅盛,③肺中寒饮,④肾不纳气,⑤肺气虚衰,⑥肾水凌肺,⑦痰热壅滞。

答:咳喘的原因很多,其中风寒外闭的咳喘,治宜宣肺散寒,如麻黄、细辛等;肺热壅盛的咳喘,治宜清热泻火,如生石膏、知母、黄芩、芦根;寒饮蕴肺的咳喘,治宜温肺化饮,如半夏、细辛、干姜、白芥子;肾不纳气的咳喘,治宜温肾纳气,如蛤蚧、补骨脂、五味子、胡桃肉;肺气虚衰的咳喘,治宜补益肺气,如黄芪、人参、党参、冬虫夏草;肾水凌肺的咳喘,治宜温阳化饮,如附子、肉桂、茯苓;痰热壅滞的咳喘,治宜清化痰热,如桑白皮、瓜蒌、葶苈子等。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裂变式营销
白癜风费用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anyeyou.com/xfhgx/1227.html